preloader
心得

市場景氣

最近全球市場處於擔心經濟衰退的情緒,翻開報紙金融版,也是報導各國股災消息。

自己想了一些,有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:

先說明,我的質疑不是歧視。

各種投資工具例如股票、基金、債券、原物料期貨,都在指望歐美、新興市場、中國大陸這些地區的經濟活動繁榮,例如LED TV, 太陽能面板, 基礎建設…等等,可是真的有辦法指望嗎?尤其是新興市場,他們有能力購買這些產品嗎?

這些產品相較於目前其他提供同樣的主要功能的產品,屬於新世代技術的消費品,他們真的會購買這些產品嗎?一般而言,新世代技術的消費品價格,都會比其他有同樣功能的現在技術世代的產品還要貴,我認為,他們會購買後者,而不是前者。

以另一種產品電子閱讀器為例,面板顯示器有電子紙、觸控螢幕和一般螢幕,在此不考慮黑白和彩色差異,我個人看好電子紙的發展,所以自己排序三者的技術世代由未來到現在分別是,電子紙>觸控螢幕>一般螢幕。

由於歷史沿革,造成貧富不均的現象,使得全球各區域經濟、商業和生產活動的發展程度不同,造成現在各區域國家的經濟活動和生產活動,存在好幾個世代差異,又因為全球化,而加劇這樣的問題。新興國家的消費者,我認為,大部份會偏好這三種技術世代中的一般螢幕電子閱讀器,因為它是現在的技術世代,價格比較便宜。

從個人觀察,我發現,大部份銷往全世界的產品之誕生,其概念發想主要來自歐美日地區,生產原料主要在新興市場,製造組裝主要在中國大陸和新興市場,此外歐美地區除了概念發想,也是訂定各種標準的地方。所以,拆解整個經濟活動,歐美地區是這個活動中主要的受益者,其他參與經濟活動的人,只能得到剩餘的好處。

我不想評論,這樣子的獲益分配是好是壞,因為歐美地區是目前生產活動的規則制定者,拿到比較多獲益也是很正當的,如果他們能夠和其它的活動參與者分享獲益會更好,不要把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變得非常殘酷,讓其他參與者無法翻身、永遠只能得到剩餘的好處。大部份公司的成立主旨常寫:「為了讓每個人生活更美好、更為便利,所以我們…」這還蠻好聽的,實際上,我覺得這樣很合理,因為公司要先能追求獲利後,才有餘裕追求理想中的境界,以及和其他的參與者分享自身的獲益。個人希望,有人或是組織,能逐漸消除貧富不均的現象,因為消除後,大家都能夠買同一個技術世代的產品,同產品的生產量大,價格自然能夠比較便宜,大家才能共享這個產品帶來的好處。

 

除了歐美日之外的其他地區、國家,也應試著投入一些資本發展新興產業,投入的資本不用大,應該挑選自己能夠負擔、且有前景的新興產業,以便有機會從生產原料、製造組裝的參與者,轉變成制定規則者。等到有一天成為制定規則者後,也要能和其他的經濟活動參與者分享獲益。

在全球化的舞台劇上,每個國家要思考自己的位置,每個國家的每個人也要思考,自己的位置應該在哪,適合當燈光師的就當燈光師、想當導演的就努力學著當導演、想當臺上主角的就該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麼,應該要憑藉著自身才華,好好的向著目標前進。